您的位置 首页 散文

代代相传散文,一篇好的散文

一、拜谒三苏散文八月十六的晚上,天空却无月的影子。人们常说,十五的月亮十六圆。我期待的圆月,为何藏在阴云深处?难道说月亮知道我们要拜谒“三苏”,而不愿出来吗?在…

一、拜谒三苏散文

八月十六的晚上,天空却无月的影子。人们常说,十五的月亮十六圆。我期待的圆月,为何藏在阴云深处?难道说月亮知道我们要拜谒“三苏”,而不愿出来吗?

在夜幕即将降临的时刻,我的心情像天一样阴沉,却期待天气尽早晴朗,好让晚上的月亮出来。我打电话问诗人高春林,天气阴沉,今夜是否到“三苏园”拜谒“三苏”。他说天气阴着,如果没有月亮,我们就不去了。我平日口拙,此刻脱口而出说,我们是拜谒“三苏”,苏轼、苏洵和苏辙,他们都是著名的文学家。月亮在天上,若知我们拜谒“三苏”,晚上天空自然晴朗,月亮会突然冒出来,给我们一个赏月的惊喜。

高春林回答道:“你说的有道理,我们应该前去,不能因为没有月亮,就放弃我们拜谒“三苏”的计划。”之后,我暗自思忖:自己说话不留余地,晚上前去,这阴沉的天气若是不转晴天,月亮没有出来,遭春林等人奚落,我将如何是好呢?

我想好怎么应对他们质问“月亮为什么不出来”,如果他们质问,我也不急躁,苏轼“胸有成竹”,他早在宋代末年替我备好辩解词:“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”苏轼这么善解人意,我们郏县的诸位文友,只要抱有拜谒“三苏”的诚意,即便是没有月亮,也不影响我们的好心情。

我们到三苏园景区拜谒“三苏”,同行者9位文友。其中有著名诗人高春林、文联的时伟、散文家郭旭峰,报告文学作家马继军等人。文友们情趣所致,对拜谒“三苏”,对“三苏”葬郏等遗事,大家各表己见。高春林说苏轼和苏辙的家远在四川眉山,能看中我们郏县的“龙凤”宝地,生前选择葬此地,我们作为郏县的文学爱好者,就应该在中秋季节前来拜谒。虽然苏轼的家乡人来不到这里,但是我们不能让“唐宋八大家”的“三苏”没有月饼吃……春林话音未落,擅长写散文的郭旭峰插话道:“苏东坡不但诗词写的好,他还很爱吃月饼,有句诗说‘小饼如嚼月,中有酥和饴。’我带的小月饼,也有‘酥和饴’,只要他们爱吃,我以后年年中秋给他们送月饼,而且是现代的月饼,比北宋末年的月饼更好吃了。”

因为“三苏”葬郏的原因,郏县文友对苏轼诗词等了解很多,他们对“三苏”各表其言,趣味横生,仿佛“谈笑间,樯橹灰飞烟灭”,在愉快的时光里,大家似乎忘记月亮为何不出来。我心坦然之际,小说家姚金奎来一句:“今天的天气阴着,如果有月亮就好了。”随行者于松峰脱口道:“我们问一下苏轼,就知道月亮为何不出来,苏轼说‘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’今天的天气阴着,虽然是晚上,确实是一个青天,就是不见转晴。”作家马继军插话:“这天阴着,你们争吵不休,到底问谁合适呢?”,高春林悠然一句:“我们谁也不用问了,苏东坡知道‘月有阴晴圆缺’,他才不计较有没有月亮,只要我们诚心拜谒‘三苏’,将来都是文学大家,因为苏东坡是我们的偶像……”

夜幕中的三苏园景区,因“三苏”葬此地,显得格外肃穆。蛐蛐等秋虫鸣声,犹如夜幕中的交响乐团,在四周的草丛里鸣唱。微冷的秋风吹来,有人说天气冷了,来得急促,忘记添衣。但是有“千古风流人物”的“三苏”在此,他们的内心自然十分温暖,不影响拜谒“三苏”的好心情。

谈起拜谒“三苏”的话题,以及现在和将来的意义,大家似乎忘了秋意微凉,我们纷纷从车上拿出自己带来的祭品:香蕉、苹果、饮料、月饼、火红的软柿子等,以及杜康美酒。曹操说:“何以解忧,唯有杜康。”杜康酿造的美酒,“三苏”喝了恰到好处。尤其是苏轼,他一生多次被贬,仕途坎坷,命运多舛。在天有灵的苏轼,也许喝了杜康酒,更加洒脱豪迈,成为“江山如画,一时多少豪杰”的英雄人物。苏轼不像李白那样任性:“五花马,千金裘,呼儿将出换美酒。”李白饮酒成瘾,可以把家中的好马和好衣服拿出来换美酒喝。苏轼不这样荒诞饮酒,他不但“把酒问青天”,而且也很会享受生活。苏轼很高雅,且不肯庸俗,他在《于潜僧绿筠轩》中说道:“宁可食无肉,不可居无竹。无肉令人瘦,无竹令人俗。人瘦尚可肥,士俗不可医。”

在三苏园内,四周遍植竹子和柏树等,另有名贵植物,种类繁多。一年四季,翠竹枝叶繁茂,柏树遮天蔽日,挺拔入云。三苏园的风景,如百草绘就的图画,春光无限美好,喜迎四方游客。

我们在夜幕中的三苏园行走,柏树在风中摇曳,枝叶沙沙作响。郏县八大景之一的“苏坟夜雨”,我虽然多次到三苏园景区,却不曾感受“苏坟夜雨”的景致。清代郏县县令张笃行曾经夜间到此感受,并且写诗词道:“风声瑟瑟雨哗哗,风大不鼓衣,雨大而不湿襟。”

在我们拜谒“三苏祠”之后,我们走到“三苏坟”的神道台阶,一阵秋风吹来,月亮在大家的惊呼声里,犹如羞答答的.嫦娥,若隐若现的悄然出来。文友们纷纷议论说,这可能是“三苏”有灵感了,为我们的到来而感动,把月亮呼唤出来。我举手看一下手表,是晚间9:21分。春林对我说,你真是说对了,月亮真的出来了,看来我们这次真该来拜谒“三苏”以后我们郏县的文友,就把八月十六的晚上,定为拜谒“三苏”的时间表。我们郏县的文友,今后就这样代代相传下去。我相信“三苏”会影响到很多郏县的作者。“三苏”葬郏,是我们郏县人的荣耀。“三苏”的诗词不但影响到我们,而且还会影响很多郏县热爱文学的后来人。

我听着春林的慷慨陈词,内心产生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幻觉。我仿佛看到,未来的“三苏园景区”,在每年八月十六的晚上,将会对外开放,那时的三苏园内外灯火闪耀,文化气息浓厚。我们郏县盛情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文人墨客等游人,在三苏园内游玩赏月,拜谒“三苏”。我仿佛想象到未来的中秋时节,“三苏园景区”犹如内容丰富的《清明上河图》的场景。“三苏园景区”内外明月高悬,彩灯万盏,游人如织,人们如潮水般涌来拜谒“三苏”。

我们到“三苏坟”的坟前上香、祭酒,鞠躬拜谒“三苏”。当我们把三杯祭酒洒向“三苏”的供桌前,此时一阵风儿吹来,四周柏树哗哗作响。柏树叶发出的声音,如春雨、似甘霖洒向人间。可谓“风声瑟瑟雨哗哗”的亲身体验。柏树上结的果子,随着如雨下的声音,纷纷向我们洒下来。我们一行9人,还有三苏园景区的宁贯晓主任等工作人员,他们感到十分惊奇。我暗自思忖:难道说,这就是“苏坟夜雨”的奇迹吗?

我们拜谒“三苏”结束,天上的月亮不见了。我特意看一下手表,月亮出来将近40分钟。我们拜谒“三苏”的时间,恰好在这个时间出现,等待我们拜谒“三苏”结束,月亮就纵然消失,遁迹而去。

今年的八月十六日,是我们郏县文友度过最有意义的一个的夜晚。我们游兴未尽,在三苏园景区多功能厅,文友趁兴朗诵苏轼《念奴娇.赤壁怀古》,以及《水调歌头》等,大家兴趣未然,对“三苏”以及郏县文化事业的发展聊表寸心。当我们从三苏园景区出来,已经是“缺月挂疏桐,漏断人初静”的深夜了。

二、一篇好的散文***

在国外,曾有一个外国朋友问我:“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,你能告诉我最值

得去的一个地方吗?一个,请只说一个。”

这样的提问我遇到过许多次了,常常随口吐出的回答是:“三峡!”

顺长江而下,三峡的起点是白帝城。这个头开得真漂亮。

对稍有文化的中国人来说,知道三峡也大多以白帝城开头的。李白那首名诗,在小学课本里就能读到。

我读此诗不到10岁,上来第一句就误解。“朝辞白帝彩云间”,“白帝”当然是一个人,李白一大清早与他告别。这位帝王着一身缟白的银袍,高高地站立在山石之上。他既然穿着白衣,年龄就不会很大,高个,瘦削,神情忧郁而安详,清晨的寒风舞弄着他的飘飘衣带,绚丽的朝霞烧红了天际,与他的银袍互相辉映,让人满眼都是光色流荡。他没有随从和侍卫,独个儿起了一个大早,诗人远行的小船即将解缆,他还在握着手细细叮咛。他的声音也像纯银一般,在这寂静的山河间飘荡回响。但他的话语很难听得清楚,好像来自另一个世界。他就住在山头的小城里,管辖着这里的丛山和碧江。

多少年后,我早已知道童年的误解是多么可笑,但当我真的坐船经过白帝城的时候,依然虔诚地抬着头,寻找着银袍与彩霞。船上的广播员正在吟诵着这首诗,口气激动地介绍几句,又放出了《白帝托孤》的乐曲。猛地,山水、历史、童年的幻想、生命的潜藏,全都涌成一团,把人震傻。

《白帝托孤》是京剧,说的是战败的刘备退到白帝城郁闷而死,把儿子和政事全都托付给诸葛亮。抑扬有致的声腔飘浮在回旋的江面上,撞在湿漉漉的山岩间,悲忿而苍凉。纯银般的声音找不到了,一时也忘却了李白的轻捷与潇洒。

我想,白帝城本来就熔铸着两种声音、两番神貌:李白与刘备,诗情与战火,豪迈与沉郁,对自然美的朝觐与对山河主宰权的争逐。它高高地矗立在群山之上,它脚下,是为这两个主题日夜争辩着的滔滔江流。

华夏河山,可以是尸横遍野的疆场,也可以是车来船往的乐土;可以一任封建权势者们把生命之火燃亮和熄灭,也可以庇佑诗人们的生命伟力纵横驰骋。可怜的白帝城多么劳累,清晨,刚刚送走了李白们的轻舟,夜晚,还得迎接刘备们的马蹄。只是,时间一长,这片山河对诗人们的庇佑力日渐减弱,他们的船楫时时搁浅,他们的衣带经常熏焦,他们由高迈走向苦吟,由苦吟走向无声。中国,还留下几个诗人?

幸好还留存了一些诗句,留存了一些记忆。幸好有那么多中国人还记得,有那么一个早晨,有那么一位诗人,在白帝城下悄然登舟。也说不清有多大的事由,也没有举行过欢送仪式,却终于被记住千年,而且还要被记下去,直至地老天荒。这里透露了一个民族的饥渴:他们本来应该拥有更多这样平静的早晨。

在李白的时代,中华民族还不太沉闷,这么些诗人在这块土地上来来去去,并不像今天那样觉得是件怪事。他们的身上并不带有政务和商情,只带着一双锐眼、一腔诗情,在山水间周旋,与大地结亲。写出了一排排毫无实用价值的诗句,在朋友间传观吟唱,已是心满意足。他们很把这种行端当作一件正事,为之而不怕风餐露宿,长途苦旅。结果,站在盛唐的中心地位的,不是帝王,不是贵妃,不是将军,而是这些诗人。余光中《寻李白》诗云:

酒入豪肠,七分酿成了月光

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

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

这几句,我一直看成是当代中国诗坛的罕见绝唱。

李白时代的诗人,既挚恋着四川的风土文物,又向往着下江的开阔文明,长江于是就成了他们生命的便道,不必下太大的决心就解缆问桨。脚在何处,故乡就在何处,水在哪里,道路就在哪里。他们知道,长江行途的最险处无疑是三峡,但更知道,那里又是最湍急的诗的河床。他们的船太小,不能不时行时歇,一到白帝城,便振一振精神,准备着一次生命对自然的强力冲撞。只能请那些在黄卷青灯间搔首苦吟的人们不要写诗了,那模样本不属于诗人。诗人在三峡的小木船上,刚刚告别白帝城。

告别白帝城,便进入了长约200公里的三峡。在水路上,200公里可不算一个短距离。但是,你绝不会觉得造物主在作过于冗长的文章。这里所汇聚的力度和美色,铺排开去2000公里,也不会让人厌倦。

翟塘峡、巫峡、西陵峡,每一个峡谷都浓缩得密密层层,再缓慢的行速也无法将它们化解开来。连临照万里的太阳和月亮,在这里也挤捱不上。对此,1500年前的郦道元说得最好:

两岸连山,略无阙处。重岩叠嶂,隐天蔽日,自非亭午夜分,不见曦月。

(《水经注》)

他还用最省俭的字句刻划过三峡春冬之时的“清荣峻茂”,晴初霜旦的“林寒涧肃”,使后人再难调动描述的词章。

过三峡本是寻找不得词汇的。只能老老实实,让嗖嗖阴风吹着,让滔滔江流溅着,让迷乱的眼睛呆着,让一再要狂呼的嗓子哑着。什么也甭想,什么也甭说,让生命重重实实地受一次惊吓。千万别从惊吓中醒过神来,清醒的人都消受不住这三峡。

僵寂的身边突然响起了一些“依哦”声,那是巫山的神女峰到了。神女在连峰间侧身而立,给惊吓住了的人类带来了一点宽慰。好像上天在铺排这个仪式时突然想到要补上一个代表,让蠕动于山川间的渺小生灵占据一角观礼。被选上的当然是女性,正当妙龄,风姿绰约,人类的真正杰作只能是她们。

人们在她身上倾注了最瑰丽的传说,好像下决心让她汲足世间的至美,好与自然精灵们争胜。说她帮助大禹治过水,说她夜夜与楚襄王幽会,说她在行走时有环佩鸣响,说她云雨归来时浑身异香。但是,传说归传说,她毕竟只是巨石一柱,险峰一座,只是自然力对人类的一个幽默安慰。

当李白们早已顺江而下,留下的人们只能把萎弱的生命企求交付给她。“神女”一词终于由瑰丽走向淫邪,无论哪一种都与健全的个体生命相去遥遥。温热的肌体,无羁的畅笑,情爱的芳香,全都雕塑成一座远古的造型,留在这群山之间。一个人口亿众的民族,长久享用着几个残缺的神话。

又是诗人首先看破。儿年前,江船上仰望神女峰的无数旅客中,有一位女子突然掉泪。她悲哀,是因为她不经意地成了李白们的后裔。她终于走向船舱,写下了这些诗行:

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

是谁的手突然收回

紧紧捂住自己的眼睛

当人们四散离去,谁

还站在船尾

衣裙漫飞,如翻涌不息的云

江涛

高一声

低一声

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

人间天上,代代相传

但是,心

真能变成石头吗

沿着江岸

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

正煽动新的背叛

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

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

(舒婷:《神女峰》)

终于,人们看累了,回舱休息。

舱内聚集着一群早有先见之明的人,从一开始就没有出过舱门,宁静端坐,自足而又安详。让山川在外面张牙舞爪吧,这儿有四壁,有舱顶,有卧床。据说三峡要造水库,最好,省得满耳喧闹。把广播关掉,别又让李白来烦吵。

历史在这儿终结,山川在这儿避退,诗人在这儿萎谢。不久,船舷上只剩下一些外国游客还在声声惊叫。

船外,王昭君的家乡过去了。也许是这里的激流把这位女子的心扉冲开了,顾盼生风,绝世艳丽,却放着宫女不做,甘心远嫁给草原匈奴,终逝他乡。她的惊人行动,使中国历史也疏通了一条三峡般的险峻通道。

船外,屈原故里过去了。也许是这里的奇峰交给他一副傲骨,这位比李白还老的疯诗人太不安分,长剑佩腰,满脑奇想,纵横中原,问天索地,最终投身汨罗江,一时把那里的江水,也搅起了三峡的波涛。

看来,从三峡出发的人,无论是男是女,都是怪异的。都会卷起一点旋涡,发起一些冲撞。他们都有点叛逆性,而且都叛逆得瑰丽而惊人。他们都不以家乡为终点,就像三峡的水拼着全力流注四方。

三峡,注定是一个不安宁的渊薮。凭它的力度,谁知道还会把承载它的土地奔泻成什么模样?

在船舷上惊叫的外国游客,以及向我探询中国第一名胜的外国朋友,你们终究不会真正了解三峡。

我们了解吗?我们的船在安安稳稳地行驶,客舱内谈笑从容,烟雾缭绕。

明早,它会抵达一个码头的,然后再缓缓启航。没有告别,没有激动,没有吟唱。

留下一个宁静给三峡,李白去远了。

还好,还有一位女诗人留下了金光菊和女贞子的许诺,让你在没有月光的夜晚,静静地做一个梦,殷殷地企盼着。

三、端午节的文章散文

端午节起源于中国,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。下面我们来看看关于端午节的文章散文,欢迎阅读借鉴。

关于端午节的文章散文1

题记:有一种习俗,生长在灵魂处,任岁月迁移,依然不改当初的模样,因为那里有父母的身影印在了儿时记忆的深处在最温暖的时光。

站在岁月的明媚,轻拈着光阴的命脉,淡着绚丽的色彩,在盛夏焦灼的静待中,一束比夏更浓的情,执意演绎着一场足够的精彩、热烈的来了,洒泼着浓浓情怀,端午节。我知道,这种深入骨髓的隐痛,来自时间深处的召唤,一个背负着深重苦难,行走了两千多年的节日,其实是在为自己的存在,寻找一个答案。

端午的由来,有着许许多多不朽的传说,有抱石投江的爱国诗人屈原,忠贞之士伍之胥,到东汉之女曹娥,都在民间流传着。

而生在北方关中大地的人们,端午节才是一年中最繁忙的季的开始。黄瞪瞪亮莹莹的油菜堆集在场上,菜角里包裹的里黝黝的小珍珠散落在场间满眼乌黑,在太阳的照耀下黝亮黝亮。成熟的小麦低着沉甸旬的麦穗,在微风的摇曳中翻滚的着金色麦浪,来来往往的人们,戴着一顶顶黄色的草帽,迎着炎炎烈日穿梭于田埂之间,顾不上擦拭脸上的汗水,有的挥舞着银镰,生龙活虎,热火朝天,成片熟透小麦齐刷刷在闪闪的刀刃下躺倒在地上,金灿灿的麦穗映衬着人们欢欣的笑脸上。有的深一脚浅一脚的紧紧跟随收割机后面,有的在田间地头等着满仓而归的收割机,满脸的灰尘和汗水也掩盖不住欢欣鼓舞丰收的喜悦,赤铜色脸上平日里的愁绪也被褐黄色的麦香淡化,浅露出灿烂的笑意。

每逢佳节倍思亲,岁岁年年端午情。今天又逢端午,自己的心里油然而生一种朴素的思想,一缕纯洁的情愫,一种浓浓的情意,仿佛又见父亲踩着露水的草地,在我家坡坎上割艾草的背影,母亲打半夜起来熬油羔、做香包、做花花绳的身影,我又闻了艾香,又想到那甜甜酥脆的油糕。

阵阵油糕鸡蛋香,艾叶插门廊,花花绳拴避邪魔,香包熏香飘。小时候家里穷,根本没有钱去买米做棕子,但到了端午节,母亲总会用她自己的方式叫我们过好节日,她会提前用红、黄、兰、黑、白等色的线合拧在一起,母亲说这是花花绳,能保佑避邪、尤其是避蛇,蛇见了手上、脚上缠着花花绿绿的花花绳都会离得远远的。一般都还在我们熟睡的时候就系在我们的手碗脚碗处,在衣服的袖窝处缝挂上亲手做的香包〈我们叫熏火虫〉,母亲说戴上它能防止蚊虫叮咬,香包的香料都是母亲亲自选的小茴香、大香及上年的艾香等香料,然后碾碎再缝在香包里,那淡淡的清香,沁人心脾、弥久留香,像从未走远。并在节前的晚上就和好了做油糕的面,备好黑糖、青红丝,等我们起来时,热腾腾的油糕,一碗香味四溢的合包鸡蛋汤就做好了,那种飘着葱花、香菜的蛋汤,至今想起来都让人馋。

父亲则在黎明的时候去采割艾草,有一年,父亲叫我跟着他去割艾草,路上我问父亲为什么要起的这么早,今天要采割呀,父亲说今天割的艾草,草花未开香最浓,这个时候去因草上的露珠还在,采割的艾草因露水的浸润留香会更长久。还给我讲了割艾草、挂艾香驱灾避难的传说,父亲说“从前,有个叫黄巢人,杀了好多人。一天,他决定去屠杀一个村庄,但想起那个村子有个人曾救过他的命,于是,他来到这个村子,找到他的救命恩人,让他在自家门口挂个一把艾蒿做标记,他回去告诉手下,门口挂放艾蒿这家不能杀,其余全杀。黄巢走后,这位好心的人,告诉了村子所有的人家在门口放挂上上一把艾蒿。待黄巢的人来后,看到村中家家门口都挂放着一把艾蒿,这些人看到后离开村子,村中人因此避去了血洗之祸。从那时起,每年端五节早晨,家家门口都放一把艾蒿。以驱灾避难”。直到多年后我才在书本里看到了这个传说,想那不识字的父亲记的这些,一定是千百年来代代相传,就像今天的人们,早己不再为吃不到棕子而无米发愁了,但我们似乎正缺失了什么,这种缺少让我们一直走来,一直找寻。

端午,是一种的传统,更是一种情怀,它厚重而坚固。我们已经到了虽是节日但人们却不再以为是过节日的时代,而时光带给人们的早已失去了节日的祥庆和喜悦的同时,是否也该寻找已经缺失怀旧和信仰中那种博爱、仁厚,不要忘却己有传统的节日、忘记已传颂了千百年爱国的传承。

一个节日,因为收留了伟大诗人的高尚魂魄,而内涵充溢。也许这就是节日,这就是端午节吧!但愿我们都不要去想那个时光,可当明天变成了今天成为了昨天、到最后成为记忆里不再重要的某一天的时候,在不知不觉之中,我们都被时间推着向前向前的走,节日也许就成为我们最为重要的记忆。这种溯流而上的文化追源,恰如诗人余光中所说:“蓝墨水的上游,是汨罗江。”更是对祖国的赤诚。

而在我的心中,还是早前那个早晨,阳光暖暖的照在了小小窗户上,微微的.细风摇曳着树枝,鸟儿叽叽喳喳的叫着,还在梦醒之中、蒙蒙胧胧的时候,母亲用围腰布揣着一个小小煮熟的鸡蛋,给我说今天是端午节,父亲正抱搂着艾草跨进门帘的时候。

感谢屈原,让我们铭记这个日子,既有对古文化的追溯,同时又承载着启迪后人的使命,感谢这个节日,让传承在我们人生中成为一种美好的回忆和向往,愿这朵传统的奇葩之花在中华大地绽放更加的美丽。更愿在每个端午节时,我们不要忘亲情,亲人,忘了真实的自己,情系棕香,粽香传情,世代永远。或许如此,节日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眼角晶莹的泪珠,不仅仅是疼痛,更是幸福的抒写,相约的美丽。

关于端午节的文章散文2

端午节还没有到,就看见大街上卖货郎挑着花花绿绿各种颜色的香包、香囊、五色线的手链、朱砂牌等等,琳琅满目,五颜六色,看得人眼花缭乱,节日的气氛悄然而至,不由我想起了儿时的端午节。在我小的时候,过端午就是过年之后最开心最喜欢过的节日。那时候我就会有新衣服穿,新玩意戴,还会有好吃的!哈哈,想想都幸福。那时虽然我并不知道端午节是咋回事,纪念谁,它的来历,为什么要吃粽子、甑糕,还有五色线及香包的寓意,但我知道,这些东西,我会有,好玩,开心。

我小时候病多,又是家里的独女,更是老婆婆、姥爷、奶奶的宝贝。所以端午节他们都很重视,端午节前两三天奶奶就开始准备了,到村卫生所,几毛钱买一些,雄黄,香料,还有艾叶粉什么的,她去我就跟着去,回来还能带一块洋糖吃,一边往回走,我一边问奶奶“雄黄是什么,香料做什么用,艾叶粉有什么作用。”奶奶就会说,天气热了,虫子多了,你喜欢睡门套地,凉快,有了这些,虫子就会绕着你,不咬你。当时的我稀里糊涂听得不是很明白,反正大概就是驱虫子的药吧!回到家里,我奶奶就把平时准备的碎花布红布都准备好!开始做香包平安牌什么的!只见奶奶把布一剪,捏在手里,放点我也不知道是香料还是雄黄,然后拿针不知道咋缝的,东折一下,西缝一下,一会儿,一个小小的棉骨朵就做好了,就这样,一个上午就可以做一二十个,然后用五色线串起来绑在我手腕上,奶奶看上去好是满足,接下了,我的香包,朱砂牌,一个不少都做,真好。我脖子上手腕上脚环上的,还有衣服扣子上都有,把我打扮得很花哨,浑身香气满满。

把我弄好了,奶奶就开始做端午饭:甑糕。奶奶拿来好多枣,放在水里,又放点碱面,说枣能洗干净,再用清水一洗,然后放在锅里蒸四十分钟就好了。接下了就开始煮江米,奶奶说,一碗米,三碗水,等水开了放米,这要不停地搅拌,不能让米粘锅,直到米煮得粘粘乎乎就可以了。然后找个盆子,舀一勺米铺平,放一层蒸好的枣,一般铺三层最好,再放在大锅里蒸一个小时就好了。奶奶边说边做,很是利索。当时我就很想吃了!香香的!甜甜的,真好。

那时候每年端午节,我就可以穿新衣服了,奶奶常说,过了端午,再把棉衣送,我当时不明白为什么这样说,就问她,为什么这样说,奶奶说,过了端午节就是真正的夏天了!天气就不会再冷了,棉衣就可以洗洗放柜子里了!就可以穿单衣服了!你每年都长高,所以你呀,每年都会穿新衣服。每每这样说,我都高兴,因为,奶奶早都给我准备好了!花肚兜,花裤子,花短袖,呵呵!真好!现在的端午节,虽然过的比以前好,祝贺的短信比比皆是,甑糕,粽子,香包,朱砂牌比以前的都好,随时都可以买到,而且从做工到口味,都比以前的精致,口味也多元化了。可是我就是总感觉少了点什么,过得越来越没意思了,再也找不到那种有着浓浓亲情的味道了!唉!想了半天,原来是没有了疼爱我的奶奶,还有一些已故去的亲人。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展轩说说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jfnl.com.cn/2569.html

为您推荐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